萬物土中生。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人類95%以上的食物來自土壤。近日,記者在陜西涇陽地區進行了為期3天的實地走訪,了解到由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共同創立中農西洋土壤健康中心,采用“土壤消毒+全程解決方案”運營模式,在助農節本增收方面已初見成效。
2020年7月,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農業服務事業部經理趙穎、貴州西洋實業總經理賈啟彬一行在山東壽光實地考察土壤消毒機田間作業現場
中農西洋 探路農服新模式
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農業服務事業部經理趙穎表示:“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保障糧食持續增產的同時,因對耕地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土壤酸化、鹽漬化、耕層變淺、土壤污染、土傳病害頻發等問題。這不但影響了健康食物的生產,而且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自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以來,農業農村部也據此提出“切實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實施意見。耕地土壤污染綜合治理與修復工作已成為農業領域備受關注的內容之一,然而因我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大國小農”的國情農情,耕地土壤健康工程在基層落地尚缺乏有力的抓手和足夠的群眾動力。
“作為國家農業生產綜合服務商的領頭羊,中農控股在農業生產的農資供應和農業技術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推進耕地土壤健康的服務和資源能力。為打通先進農業技術落地‘最后一公里’,中農控股積極探索多種服務模式,力求推動農業服務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在山東壽光、內蒙古、陜北等地探路土壤消毒的全新農服模式。”趙穎說:“這項工作煩瑣而艱巨,需真正俯下身去,需要更多致力于土壤修復和改良的企業加入,共同發力,長期堅持才能見到成效。2021年初,中農控股與貴州西洋實業達成共識,共同成立了‘土壤健康中心’。”
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旗下新特肥公司——貴州世沃威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稱世沃威)作為該項目的實際執行單位,公司總經理劉利帶記者去土壤健康西安分中心調研時發現,在陜西涇陽蔬果大棚區域,通過臭氧殺菌消毒以及增氧技術代替高溫悶棚,后期補充多種營養及生物制劑等技術相結合,能有效解決嚴重重茬和死棵爛苗。“通過這兩年的實踐證實,這是一種通過物理和微生物技術改良土壤農服新模式,經濟、安全,能有效提質增收。這個模式今天能操作運營起來是與中農、世沃威以及經銷商、零售商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俯身為農的愿景分不開的。不能下地的農業服務不是真服務,不能為農民賺錢的服務不是好服務。農業服務,需要久久為功的決心。”劉利欣慰地說。
劉利說:“這個模式通過土壤消毒增氧機的臭氧消毒技術來改良土壤環境,同時增施有機肥、菌肥和系列生物制劑及中微量元素等農業投入品,從而改善土壤微循環,打破重茬、板結,恢復農作物生態生長環境,重建生態生機系統。該技術最大優點是成本低、操作簡單方便,能有效殺滅有害菌,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對環境幾乎沒有影響。”
經銷商
土壤健康和農民增收是眾望所歸
陜西綠廓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珺是當地很有影響力的經銷商,經營農資多年,眼見土壤地力退化,根結線蟲和重茬也越來越嚴重,農戶的收成一年年下降,他很憂心。“當世沃威劉總介紹土壤消毒增氧機的時候,我一聽能解決這些問題,當即決定試一下。”
“經過去年今年兩茬嘗試,我們在當地已做了80~90個棚,作物分別是西紅柿、黃瓜、芹菜等。試驗結果讓人欣慰。首先就是之前頻發的死苗爛棵現象有明顯改善,出苗率大大提高。我們這兒是大棚蔬菜區,死苗后,農戶需要不斷補種,補種的苗生長時期不一樣,成本增加不說,價格也受影響。其次是土壤通過臭氧消毒后,苗出得很齊而且長勢很好,病蟲害大大減少,打藥次數明顯減少,農民的綜合成本大大降低。”鄭珺笑著說。
陜西美果田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顏小輝是中農西洋土壤健康中心“土壤消毒+全程解決方案”的實際執行者。兩年來,在農戶倒茬期,他天天在大棚里跑,親自操作,見證了這個模式的效果。
經過土壤消毒機處理后的黃瓜棚土壤蓬松,出苗整齊,葉片濃綠
“我也沒想到效果會這么好,一個農戶用了這種方式消毒后,2畝4分地的大棚一年的凈利潤能達到15萬元。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悶棚后,苗出得齊了,病蟲害少了,農殘也低了,此外作物長得更健壯了,西紅柿不空果,口感好,價格賣得高,農戶收益很好。我們在黃瓜上做試驗,發現消毒處理過的大棚,采收期可以延長一個月,可以多采收5000斤。按每斤0.5元計,可以多收入2000~3000元。我們現在下去,農戶對我們可熱情了,老遠就忙著遞煙,園子里的西紅柿也讓隨便吃。” 顏小輝開心地說:“我們在包菜大棚里做試驗,發現通過這種方式消毒處理過的大棚,包菜葉片鮮艷濃綠,價格賣得也高。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干上800個棚。我相信只要農戶看到效果,一定會認可。”
基層網點商
多了一個服務手段
中農西洋土壤健康(西安)中心云陽鎮分中心的李四虎在當地深受農戶信賴。記者在他店里,看到往來農戶絡繹不絕,買肥問藥問解決方案,他都一一解答。
他表示:“我們提出的口號是‘悶棚不花錢’,給農戶推這個服務都是免費的。從去年試行開始,已經悶了80多個棚了,對死苗爛棵重茬等效果特別好,此外這個不像傳統的農藥悶棚,很安全、方便、省工省力,而且很快就能復種,更重要的是能顯著降低作物農殘,種出的蔬菜更加安全放心,符合當下綠色農業的發展方向。”
“現在基層農資店競爭也很激烈,有了這個模式,相比同行來說,我們多了一個有力的服務手段。隨著效果顯現,前來咨詢的農戶越來越多,這種農服方式空間還是挺大的。”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中農西洋土壤健康(西安)中心任村分中心王勝軍也種了幾個大棚,為了推這個模式,他先在自己的大棚里試,有了效果再去跟當地農戶推。“用這種方式消毒后,大棚里幾乎沒什么死苗了,這些都是能看到的效果。”
同村的種植大戶陳大哥家有5個大棚,分別種西紅柿、芹菜。他表示,去年在王勝軍的推薦下,對幾個大棚消毒后,出苗率達到了95%以上,蔬菜產量增加了,價格也賣上去了。
王勝軍表示:“有了這個模式,我們多了一個服務,而且效果這么好,對經營也有拉動。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經過土壤消毒機處理后的草莓,無死根爛苗、葉片濃綠、無病斑
種植大戶
我們需要更安全更高效的種植方式
6月24日一早,記者跟著世沃威陜甘寧大區總經理李康寧來到任村蔬菜大棚。世沃威服務團隊正在給當地的一位大戶進行土壤消毒。
這個大棚的主人很年輕,但已經種大棚蔬菜8年多了。她說:“土壤遇到問題了,這幾年蔬菜死棵爛苗特別嚴重,收成也年年降,我們都想找到好的修復土壤的辦法,之前也采用過農藥悶棚,一般一個棚悶一次,需要投入500~1000元,而且條件苛刻,處理完之后需要完全密閉。悶棚周期長,一次需要20天,操作不當對人體還有危害。而西洋推薦的這種悶棚方式不僅免費,而且只要有水,幾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我們這邊的種植戶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們不敢嘗試。我年輕,我先試一下,效果好了,相信用的人會越來越多。”
據了解,這兩年來,悶棚季一到,李康寧就帶著團隊,天天在大棚里幫農戶消毒。他說:“這是一個長久而系統的工程。在推行這種模式之前,我們團隊專門去壽光的蔬菜大棚考察學習過,的確有效果,這給了我們很大信心。通過這兩年的付出,效果也的確很明顯。我們提出這個服務模式的初衷就是給土壤恢復活力,為農解難增收。隨著這個服務模式的推行,接受的農戶也越來越多了,未來的空間很大。”
經過土壤消毒機處理后移栽的芹菜,出苗整齊,長勢好,葉片濃綠
農服新模式的前景
“我跟蹤調研這個土壤消毒機使用有4年多,對5000多畝使用地的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芹菜等作物的示范結果進行的評估顯示,畝均增產10%~20%以上,臭氧消毒處理地塊所種植的農產品農殘不僅達標而且對比有明顯的降低。的確降低了農民生產投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在助農增產增收上起到了積極作用,具有非常實用的推廣意義。”劉利說。
8月中旬種植甘藍,現長勢整齊,基葉粗壯顏色純正,新葉抱莖緊實,現在農戶已收獲2200斤甘藍以每斤1.5元的價格出售,種出品質賣上價!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面臨化肥農藥用量大、利用率低,技術裝備普及難、應用不充分,農產品品種雜、品質不優,以及農民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迫切需要用現代科學技術、機械裝備、產業體系、經營形式改造和提升農業。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形式,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大勢所趨。
趙穎表示,中農西洋土壤健康中心模式的探索,將現代生產要素“土壤消毒機+專業服務”有效導入小農戶生產,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推進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以服務過程的現代化和智能化推進小農戶生產的農業轉型,可謂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個有效嘗試。
據悉,該模式受到中農以及貴州西洋高層領導的高度關注,其增產增收的效果也受到了當地農民和經銷商的認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要實現保障國家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現代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大勢所趨,中農和西洋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將加強在農業數字化營銷、農資流通、精準農服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應用場景的探索,以更好地助推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21,gzxysy.cn,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 ? 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
黔ICP備18007058號-1 貴公網安備52012202006145號